烏特勒支:荷蘭共和國的歷史骨牌與世界連結

歐柏昇
Oct 24, 2023

--

烏特勒支與臺灣,乍看之下是地球上兩個毫無關聯的地方。但是我驀然想起,歷史的骨牌無意間將這兩地串接了起來。

烏特勒支不在我起初的行程規劃中。由於臨時要與數年不見的朋友會面,所以選取旅程中途的交通樞紐,新增行程來到這座城市。

走入烏特勒支,首先讓我感到興趣的不是任何老建築,而是週末市集中的起司。大塊圓盤狀的起司在攤位上切片販售,種類繁多,我見獵心喜,一一試吃。濃郁的、清香的,鵝黃的、雪白的,還有依靠黴菌增添風味的起司,同樣都是起司,卻能夠五味雜陳。

烏特勒支週末市集中的起司攤販,展售眾多種類的起司。

在市集逛得過癮後,才步入舊城區,看人潮在運河邊的街巷熙來攘往。不只街上有商店和餐館,比街道更低一層樓的狹窄河岸邊,還有另一排餐館,露天座位直接親臨運河風光。

轉過市政廳前的街角,傳來優美的樂聲,原來我幸運遇到一輛街頭風琴(street organ)的車子,車上的人偶自動演出滑稽的動作,而風琴的聲響穿透街巷。我隨著樂聲穿過街巷,終於來到烏特勒支大學的禮堂,一個影響世界深遠的地方。

16世紀,荷蘭由信仰天主教的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統治,新教徒屢遭迫害,反抗運動終於興起。1567年,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甚至成立騷亂委員會(Council of Troubles),處死大量的荷蘭新教徒,此委員會也被稱為「血腥委員會」(Council of Blood)。荷蘭抵抗西班牙統治的漫長戰事接著正式爆發,史稱「八十年戰爭」(Eighty Years’ War,1568–1648)。

烏特勒支大學禮堂是1579年低地國北方諸省締結「烏特勒支同盟」的地點。

1579年1月,低地國北方諸省就在這間禮堂締結烏特勒支同盟(Union of Utrecht),共同對抗西班牙,並且形成荷蘭共和國,奠定了日後「荷蘭」這個國家的基礎。不久之後,1581年的荷蘭獨立宣言(Act of Abjuration)正式宣布脫離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的統治。禮堂前的廣場上,豎立著烏特勒支同盟主導者拿騷—迪倫堡伯爵(Jan VI van Nassau-Dillenburg)的銅像,提醒著荷蘭人,這個國家由此奠基。

在這間禮堂訂定的盟約,不僅對荷蘭重要,還深遠影響他方的世界,改變了我們的故鄉。16世紀末,荷蘭人決心不再受制於西班牙人,於是自己採取行動,出航前往「東印度」,試圖在海上突破西班牙的霸權。在八十年戰爭期間,荷蘭人前往南臺灣設立商館,並在北臺灣與西班牙人對抗。在歷史骨牌的一連串效應下,烏特勒支同盟的結果可說是間接推向了臺灣。若無考慮荷蘭獨立戰爭的歷史脈絡,我們就無法理解17世紀的臺灣。

在街頭藝人的吉他伴奏下,我走進連通禮堂與大教堂的迴廊。迴廊中間有座綠意盎然的花園,開放民眾自由出入。週末沒能進入禮堂參觀,於是就在花園裡思索這段歷史的意義。

連通烏特勒支大學禮堂與大教堂的迴廊。
烏特勒支大教堂是當地的地標,圖中左邊的鐘塔正在整修。
烏特勒支大教堂內部。

忽然間下起大雨,雨滴隨低地的狂風橫著打,街上行人紛紛躲進烏特勒支大教堂(Dom van Utrecht)避雨。如今,大教堂可以避雨,卻已不再是人們心靈的庇護所,已無原來的宗教儀式,僅是供世人欣賞的古蹟。在世俗化的社會中,我們難以想像,宗教足以激起人類多麼激烈的紛爭。

大教堂內可見一個奇特的現象,許多石雕聖像的頭部已被敲毀 — — 那正是有關烏特勒支同盟的歷史痕跡。新教徒為了反抗西班牙的天主教勢力,在1580年破壞這間主教座堂的聖像,於是現在可看到這些少了頭部的聖徒石雕。新舊教的鬥爭曾是多麽激烈而血腥,直到烏特勒支同盟締結以後,荷蘭共和國採行「宗教寬容」政策,讓荷蘭變成不少人的庇護所。

烏特勒支大教堂的石雕,在1580年宗教改革中破壞,許多聖像的頭部被敲毀。

可惜大教堂的鐘塔正在整修,我未能看見城市的地標。不過,雨天正適合待在室內,我就來到了城市檔案館參觀。在尚未有攝影技術、更沒有Google街景的時代,畫家將烏特勒支的街景細膩地記錄下來,如今保存在檔案館中。教堂、風車、堡壘,城市的地景是市民記憶。城市的意義還不只如此,作為與世界活躍連結的城市,它的漣漪早已震盪到遠方。

現在烏特勒支的城市地景已經變化許多,比如說,從火車站走出來,先是遇到大型購物中心等現代設施,才會走到舊城區。古典與時尚,在同個城市分區各司其職。

烏特勒支城市天際線(Herman Seftleven,1669,藏於烏特勒支城市檔案館)。

在火車站與朋友會合後,再次來到週末市集上。我看見一個賣臺灣小吃的攤販,掛了一面青天白日滿地紅旗,此處與家鄉的連結讓我感到驚喜。不僅如此,烏特勒支與臺灣,兩個遙遠的地方雖然看似沒什麼關聯,卻在荷蘭共和國的歷史骨牌中無意間連結起來。

那是歷史的開端,迎接一個環環相扣的現代世界,此處的事情深遠影響他方的人群。如今,我們這樣的旅人可輕而易舉越洋過海,在城市之間迅速移動,他鄉遇故知也非難事,世界連結的網絡已繁複得難以拆解了。

2023.10.14 荷蘭烏特勒支

--

--

歐柏昇
歐柏昇

Written by 歐柏昇

遊走在天文與人文之間

No responses y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