愛因荷芬:意外抵達飛利浦的大本營

歐柏昇
Oct 27, 2023

--

第一回抵達愛因荷芬是個意外。我不曉得,歐洲的火車會在中途的停靠站截成兩半,只有其中一半的車廂繼續開往終點。從烏特勒支到馬斯垂克的車程中,我早已注意到跑馬燈顯示的終點站不正確,但是核對列車編號無誤。抵達愛因荷芬時,列車停了下來,然而同個車廂內還有其他乘客,於是我相信,不久後列車應當會重新啟動。

結果,那個用英語講電話的乘客也一樣搞錯了。當我確認狀況不對勁時,已經被鎖在車廂內——列車沒有清場,只有以荷蘭語廣播,接著就開往車站外停歇。我扛著行李在車廂間來回移動,設法尋找援助,其他車廂卻空無一人。

即將彈盡援絕之時,忽然想到,原先乘坐的車廂背後還有一個門。我敲了門,終於得到了回應,那是車長室沒錯。列車長不但告訴我,列車很快就會開回站內,還熱心幫我查詢下一班往馬斯垂克的發車時刻。幾分鐘後,從車廂步入愛因荷芬車站,終於鬆一口氣。

由於這個驚險的歷程,我決定在離開荷蘭的那天早晨,擠出時間走訪這個意外到達的城市。

愛因荷芬中央車站前立著安東.飛利浦銅像。

愛因荷芬是個高科技城市,以飛利浦公司的發源地聞名,火車站前就有一座安東.飛利浦(Anton Philips)的銅像。交通要衝的銅像是私人企業家的而非政治領袖,可見愛因荷芬對飛利浦的自豪,又或許透露著這個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的關懷。

有趣的是,安東的祖父是馬克思(Karl Marx)的舅舅兼金主,馬克思經常拜訪飛利浦家,甚至在飛利浦家撰寫《資本論》,這樣的淵源十分微妙。

位於愛因荷芬的安東.飛利浦故居。

早上七點多,天還沒亮,我沿著車站附近的小路,走到安東.飛利浦的故居。此時天色昏暗,加上圍牆內樹林茂密,不易看清楚宅邸的樣貌。這座私宅甚至有護城河圍繞四周,看來是戒備森嚴。

飛利浦公司於1891年創立,前面幾年其實經營慘澹,甚至瀕臨破產。直到安東.飛利浦加入其父親及兄長成立的公司之後,公司終於起死回生,並且迅速擴張。因此,安東.飛利浦在愛因荷芬受到高規格的紀念。他的兒子弗里茨.飛利浦(Frits Philips),也是後來飛利浦公司的總裁,年少時就住在這間宅邸。

愛因荷芬市區的弗里茨.飛利浦銅像。

弗里茨.飛利浦是當代愛因荷芬受歡迎的名人,2005年以高齡100歲逝世。走到市中心的廣場上,可見他的銅像矗立在中央。銅像眼睛所望的方向,大略是哥德式天主教堂的尖塔,形成有趣的對比。眼前是中世紀歐洲的天主之城,腳踏之地則是工業革命後的資本主義社會。

愛因荷芬市中心的聖加大利納教堂。
1891年飛利浦公司成立時的燈泡工廠,目前為飛利浦博物館。

走到舊城區的邊緣,愈來愈多高樓大廈進入視野。高樓邊卻有幾幢低矮的暗紅色房屋,其中又有鶴立雞群的煙囪。這是1891年飛利浦公司成立時製造白熾燈泡的工廠,目前改作為飛利浦博物館,讓人遙想飛利浦還是小公司而創業維艱的時代。

天亮不久,就得要回到車站,搭上現代高速的列車。由於幾天前搭車的差錯,讓我起念迅速走訪愛因荷芬,遙望工業資本主義快速發展的時代。

--

--

歐柏昇
歐柏昇

Written by 歐柏昇

遊走在天文與人文之間

No responses yet